医院概况
Hospital summary来源:中国城市报门诊时间:8:00——17:30发布时间:2016-09-09 15:47
在线咨询
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势在必行
郭立琦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9月05日 第 02 版)
前不久,山东临沂18岁少女因为一通陌生电话被骗走9900元学费而郁结致死的悲剧再次引发全社会对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的拷问,生活在信息化时代,我们一方面享受着技术带来的方便快捷;另一方面各类越来越“真”的骗局却让人避之不及,缺乏安全感。
与此同时,教人识别骗术的各种“小贴士”也广为传播,诸如不要点击短信链接、不要接听某些数字开头的来电、不要随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等等,但面对不断升级的骗术,就连很多年轻人都防不胜防,老年人或其他对互联网接触较少的群体,基本没有免疫力。
如果说,在墙和鸡蛋之间,应站在弱势鸡蛋一边,那么在便捷、合作和安全之间,也应首先选择安全。没有安全前提的信息化社会,似爬满蛀虫的朽木,其中任何一个漏洞都可能导致轰然坍塌的局面。在这个时代,个人信息的安全重要性并不亚于国家机密,但在受保护程度上,个人信息安全作为“新事物”,还需要进行多方面维护。
据统计,仅2015年一年,我国就有约4500万网民因个人信息泄漏遭受到千元以上经济损失,仅有一些安全提醒,显然不能应对已经日益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已经到了必须作为的时刻。
首先,信息安全意识亟需提升。当下早已不是实物在手,安全不愁的年代。银行卡、身份证都在手上仍被转走资金已不是偶发事件,个人信息核实方式已逐步从实物向数字化转变。因此,要在细节处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不随便填写个人信息、不随便丢弃含有个人信息的废弃物、不轻信陌生人告知的任何财务方面的信息、不贪图小利而接受陌生人提出信息置换要求等。
其次,法律保护屏障要树立。个人信息保护专项立法迫在眉睫,立法不仅要有事后追惩的规定还要充分考虑如何做到事前预防。个人信息往往事关生命财产,一旦出事后果很可能无法挽回,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18岁少女,即便现已经立案调查,可逝去的生命已无法挽回。所以,保护个人信息立法应该以预防为主,防惩兼顾。
再次,要加强监管、监管并重。银行、电信、网站、快递等都掌握着大量的用户信息,围绕这些有可能成为信息泄漏口的领域,要加强监管,防止内部人员成为出卖信息的“内鬼”。但不能只监不管,后流于形式,也不能重监轻管或重管轻监,造成短板无法发力。需要在这些相关领域完善管理体制,把保护个人信息纳入到更为具体和有可操作性的法规中,并且明确监管部门的职责和分工,避免出现没问题时人人管、有问题时都不管的局面。
后,技术水平要跟上。信息安全跟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每一次技术进步在推动相关行业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有时甚至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感觉,网络犯罪往往具有高技术含量,相对与法规制定和执行在效率上的滞后性,必须不断提高技术保障水平,做好安全防火墙。 (作者系中国城市报记者)
读后语:感觉现在一点也不安全了!